金光佛论坛资料

金光佛论坛资料:中国戏曲史论

发布者:金光佛论坛资料发布时间:2017-12-12浏览次数:5100


以姓氏笔画排序


刘庆, 男,教授
1970年生,2006年获金光佛论坛资料文学博士学位,现任金光佛论坛资料戏剧文学系主任,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。主要从事中国戏曲史论、戏曲写作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,担任“中国戏曲史”、“戏曲名剧选读”、“戏曲写作”、“理论写作”、“毕业论文”等课程的教学任务。
近年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及其他类别科研课题有《清代至民国戏价研究》、《明清时期的戏剧管理研究》、《清代戏剧禁毁与园戏班管理研究》等。出版专著有《明清时期的戏剧管理》(2006年)、《上海滑稽史》(2011年)。任《魂牵昆曲五十年》的主编(合编,2004年)、《〈长生殿〉:演出与研究》的副主编(2009年)、“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”中《独脚戏》的主编(2011年)、《昆曲》的执行主编(2011年)。曾获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”(2012年)、“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”(2014年)。
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
招生类别:MA
 
刘水云,男,教授
1968年8月生,2001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,获戏剧戏曲学博士学位,2007年11月获温州大学教授职称。
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:
1.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:
(1)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《全清戏曲》整理编纂及文献研究”(11&ZD107)子项目“无名氏戏曲卷”。在研。
(2)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“绍兴戏曲全集(明传奇卷)”(12JDYW02Z)。在研。
(3)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《南戏文献全编》整理与研究” (13ZD114)子项目“南戏剧目整理与研究”。在研。
(4)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“南戏舞台传播研究”(14YSXK06ZD)。在研。
2.近三年发表学术论著、论文:
(1)《昆曲家乐史料》(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《昆曲艺术大典·历史理论典》第006册),安徽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。
(2)《〈邯郸梦〉演剧史研究》,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。
(3)《〈金丸记〉点校补正》,《浙江传媒学院学报》2015年第5期。
(4)《浙江图书馆藏稿抄本清人词集题跋辑释》,《文献》2016年第2期。
(5)《明清剧目钩沉》,《江淮论坛》2016年第3期。
(6)《明清曲师戏曲史地位的再认识——以南北曲曲师为考察对象》,《戏剧艺术》2016年第6期。
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
招生类别:MA
 

张伟品,男,教授
1967年生,2008年获艺术硕士学位。2017年获得教授任职资格。目前担任金光佛论坛资料戏曲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,京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,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。上海艺术评论家协会会员。湖北美学学会理事。日本演剧学会会员。两度赴日本大阪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、客座教授。
    出版专著《京剧新语》、《言菊朋评传》等。撰写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《京剧》卷(副主编、撰稿)。著作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、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一等奖。
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:《20世纪京剧走向与西方文化影响》(《戏剧艺术》2016.1)、《尚长荣表演理念和模式浅议》(《中国京剧》2017.5)、《趣味与特征——京剧流派属性批判之二》(《戏曲艺术》2017.11)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(13BB017)及上海市教育科研市级项目(B12042)等多项课题研究。上海市重点课程《戏曲剧目解读》负责人。
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
招生类别:MA
 
张:,男,教授
1957年生,2003年获博士学位。2012年获得教授任职资格。
主要担任校内和社会职务:中国话剧理论及历史学会理事;上海古典文学学会理事
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:专著:《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研究:1902-1919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);论文集:《戏剧为上演而设》(中国戏剧出版社);论文:《中国现时期戏剧剧目结构体系的建设及其评价标准的确立》《传统·剧统与创造》《一个艰难终结的时代》《神情的痛苦与假实证幻的精神超越》《小剧场的使命与中国戏剧的前景》《<南柯梦记>舞台文本述略》《人生如梦》等分别在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文化报》《民族艺术研究》《中国戏剧》《剧本》等发表。
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、编剧学理论、戏剧影视编剧

招生类别:MA、MFA


丁盛,男,副教授

2018年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

项目:

1.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:《百年昆剧发展史研究》,2018年,在研

2.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:《当代昆剧创作研究》(1949-2019),2017年,在研

3.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:《京沪两地民间剧场研究》,2013年,已结项

4.金光佛论坛资料青年创新课题:《白先勇的昆曲新美学研究》,2013年,已结项

5.金光佛论坛资料青年创新课题:《上海民间剧场个案研究》,2010年,已结项

专著:

1.《当代昆剧创作研究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7年

论文:

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

招生类别:MA




黄静枫,男,副教   

    中共党员。1986年3月出生,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,金光佛论坛资料艺术学博士后。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,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。研究方向:中国戏剧学史、现代戏曲。

    近三年获奖情况:

    获第八届“王国维戏曲论文奖”一等奖、第三十二届“田汉戏剧奖”论文二等奖、“中华戏剧学刊青年优秀论文奖”(2017年度、2019年度两届)、“《戏曲研究》2017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奖”、第二十一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二等奖、中国戏曲文化周全国 “十佳论文”奖、第十三届“申狮杯”上海市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。

    近三年论文发表或者专著出版情况:

    在《文艺研究》《文艺理论研究》《戏剧艺术》《戏曲研究》《戏曲艺术》《文化遗产》《南大戏剧论丛》等刊物发表CSSCI论文近20篇,在《光明日报》《文学报》等报刊发表评论文章5篇。《民国时期戏曲史著中的古代戏曲学经典议题》一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、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,《“戏曲如何表现现代生活”:对“十七年”时期相关讨论的考察》一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,《如何开掘红色革命题材这座文艺“富矿”》一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。主编《民国中国戏曲史著汇编》(全12册)、《民国中国音乐史著汇编》(全8册)。

   主持、参与项目情况:

   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、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各1项。

   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、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2项。

   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

   招生类别:MA



    

    郭红军,男,副教授

  

著有《中国木偶戏史稿》《上海木偶戏研究》等专著,主编《民国时期西安秦腔班社戏报汇编》(四卷五本),参与编著《名伶名剧赏析》(副主编)、《折子戏赏析》等多部。独立主持上海市哲学和社会科学课题、上海文化艺术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,参与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3项。

近三年论文(cssci)发表情况:1、《用新戏曲熔铸新社会——陕西易俗社孙仁玉戏曲观及剧作实践》,《南大戏剧论丛》2020年第2期。2、《徘徊在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——陕西易俗社编剧孙仁玉戏曲叙事初探》,《戏曲研究》2021年第1期。3、《近现代政治化戏曲演剧的理想与实践——陕西易俗社成立及早期演剧考论》,《戏剧艺术》2021年第3期。4、《在教育机关与戏园之间——陕西易俗社的身份建构和焦虑》,《戏曲艺术》2021年第3期。

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

招生类别:MA



   朱夏君,女,副教授

    201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,2017年晋升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纽约城市大学访问学者。曾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,并入选环球时报“希望英才”青年学者。

    主演研究成果有,专著:《二十世纪昆曲研究》。论文:《昆曲南北曲词乐关系小论》,《论二十世纪昆曲文献学研究的两种典范》,《20世纪昆曲唱腔研究三论》,《透过“假面”的艺术真相》,《论王季烈的曲谱编订》,《宋金说唱音乐考论》,《论汤显祖与北曲》,《遗民心绪与道德重构——论陈轼与〈续牡丹亭〉》等。并参予撰写了《昆曲》、《戏剧鉴赏》等教材。

    完成国家社科艺术学青年项目一项:二十世纪昆曲学研究,上海市教委项目一项:近代历史剧批评研究。

    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

    招生类别:MA


姜凌,女,副教授

1981年生,2010获得金光佛论坛资料艺术硕士学位,2019年获金光佛论坛资料副教授任职资格,2020年获硕士生导师资格。从事京昆表演教学和戏曲表演研究。上海戏曲学会会员,陕西省尚小云艺术研究会理事,大阪大学访问学者、特邀研究员。

承担上海市重点课程;发表论文(cssci):《传统:选择与摇摆——从<戏凤>看京剧旦行舞台理念演化》《论戏曲表演传承基本层面的问题与对策》《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侧影——以<华文大阪每日>为中心》等多篇。出版教材《京剧花旦表演训练》。承担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,并参与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。

招生方向:中国戏曲史论

招生类别:MA







 


金光佛论坛资料 - 百度买球指南